网上开通股票杠杆 通威股份资本运作再次受挫,去年巨亏超70亿元


发布日期:2025-02-18 22:33    点击次数:95


网上开通股票杠杆 通威股份资本运作再次受挫,去年巨亏超70亿元

网上开通股票杠杆

  光伏行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大额亏损后,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计划暂停一项在光伏领域的投资。

  2月14日晚通威股份公告称,终止向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该次增资预计金额不超过50亿元,双方原计划合作并对多晶硅业务进行优化。

  与此同时,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主导的多项资本运作屡屡受挫,包括160亿元定增计划的撤回。在光伏行业低景气度的背景下,通威股份的经营压力凸显。2024年公司预计亏损70至75亿元,股价也从高位大幅下跌。

  资本运作屡屡受挫

  早在2024年11月,润阳股份泰国工厂陷入停产风波。同月通威股份公告称,前述事项尚在推进中,交易各方仍在持续就交易相关事项进行磋商,不排除原交易方案可能存在调整或终止的风险。直至现在尘埃落定,投资计划告吹。

  通威股份原计划向润阳股份现金增资,同时现金收购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前期增资10亿元取得的润阳股份股权,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前述交易总计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润阳股份主营业务以高效太阳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同时涉足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组件及光伏电站业务,目前已通过内蒙古润阳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多晶硅产能超13万吨。

  通威股份曾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至2022年,润阳股份连续3年电池出货排名全球前三,2023年依然保持电池出货全球前五。此次交易将有助于通威股份与润阳股份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巩固通威股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领域的市场地位。此外,润阳股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将助力通威股份拓展海外销售渠道,提升其全球综合竞争力。

  回望过去,刘舒琪出任通威股份董事长后,多次尝试进行资本运作。

  2023年4月通威股份推出160亿元定增计划,用于内蒙古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通威水电硅材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同年9月,公司称因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存在明显低估,选择撤回定增计划。

  去年通威股份巨亏70至75亿元

  通威股份减少投资扩产的主要原因,大概率为光伏行业景气度仍然较低。2024年通威股份深陷亏损泥潭。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亿元至-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早在前几年,通威股份的净利润在百亿级别。2021年-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82.08亿元、257.26亿元、135.74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通威股份表示,2024年光伏产业主要制造环节均呈现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严峻市场环境。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持续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冲击下,叠加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影响,公司虽维持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全年仍录得亏损。

  受业绩影响,通威股份股价跌入谷底。二级市场方面,通威股份最新股价为21.47元/股,对应市值967亿元,几乎跌到了高点的1/3。2022年7月公司股价最高触及60.04元/股,对应市值约2700亿元。

  股价持续下行,通威股份选择回购股份。2024年4月通威股份公告称,拟以20亿元-40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5年2月,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01亿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25%,成交总金额为20亿元。公司回购股份已至下限。

  使用颗粒硅工艺的协鑫能科实现盈利

  公开资料显示,市场主流的多晶硅生产路线有两种,分别为改良西门子法和硅烷流化床法,产品形态分别为棒状硅和颗粒硅。

  其中,以通威股份、大全能源(688303.SH)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使用改良西门子法,为目前主流;而协鑫能科(002015)(002015.SZ)、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天宏瑞科)为代表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正发展迅速。

  相较之下,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成熟稳定、能耗高、产品质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而硅烷流化床法(FBR)能耗低、连续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但安全性要求高。

  协鑫能科早在2022年年报中便宣布将有序退出高生产成本的西门子棒状硅生产领域,把有限的产能转移至颗粒硅。与之相对应的,截至2023年末通威股份公开回应称没有生产颗粒硅产品。

  协鑫能科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6亿元,同比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盈利。而使用改良西门子法的通威股份则亏损70亿元,大全能源预亏26亿元-31亿元。

  据《投资快报》此前报道,2024年12月网传通威股份“高薪挖人”进军颗粒硅,但公司方面予以否认。国家知识产权局更新的信息显示,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颗粒硅流化床”的专利,公开号CN119056352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而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通威股份何时走出亏损泥潭,又是否会转向颗粒硅生产工艺网上开通股票杠杆,《投资快报》将持续关注。